行政与法

访问量:169503

由于办公场所调整,《行政与法》办公电话暂时无法使用,作者可以通过站内信与编辑部沟通,给作者带来不便,请谅解。 感谢大家对《行政与法》的关注和支持! 

2024年3月27日


  • 传统荣辱观及其当代价值

    陈修敏;

    传统荣辱观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树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儒学荣辱观把“耻”即“羞恶之心”提到一个关系国家存亡的绝对不可轻视的高度。儒学荣辱观以“诚信”为荣,“虚伪”为耻;以“先义而后利”为“荣;”以“先利而后义”为耻。重温传统荣辱观,明义利之辨,对于端正我们的价值取向,有着十分积极的借鉴意义。

    2006年09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宋球勋;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丰富内容,指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所在,明确了当代中国的道德评价体系和道德评价标准。高屋建瓴,切中时弊,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各级领导干部应准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充分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为全社会作出表率。

    2006年09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试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机制改革

    郑吉萍;

    传统考核机制对于提高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的公共管理能力缺乏必要的激励作用,改革完善乃至建立新的绩效评估机制已是当务之急。新的绩效评估机制应以效率和公正性作为绩效评估的基本标准,构建组织绩效评估和个人绩效评估两大指标体系,确定评估主体,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相结合,改革和完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

    2006年09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科学发展观——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首要标准

    郭渐强;刘明然;

    公共政策评估标准是开展公共政策评估的前提。为了更有效、更科学地开展公共政策评估活动,应设立正确的首要标准。科学发展观标准应当成为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首要标准。科学发展观标准是对以往我国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纠正和完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公共政策的本质要求,顺应公共政策的发展趋势。坚持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首要标准能有效提升我国公共政策质量,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2006年09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政治合法性视野中的治理理论

    张荷莲;曹任何;

    治理理论的兴起有其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深刻的理论背景。就自身理论主张而言,治理理论及其实践在西方的兴起契合了政府合法性获取的两大基本要素的要求,有利于政府合法性基础的重建与巩固。治理的效能目标和民主诉求,对转型期我国政府合法性基础的重建与巩固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2006年09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化

    邓卫文;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受到各界的普遍关注并得到了高度的评价。为确保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化显得尤其重要。首先,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要完善评价主体结构;再次,要开发利用科学的评价技术与方法;最后,必须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活动。

    2006年09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解决当前信访突出问题的政府策略调整

    俞桂海;

    当前信访突出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管理方面出现的利益冲突问题,要妥善协调处理社会利益关系,解决当前信访突出问题,必须从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科学制定落实政策、坚持依法行政、完善社保体系、提高干部素质和强化信访工作等方面调整政府策略。

    2006年09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浅析衡量现代化的城市化视角

    关静;

    对于现代化的认识和研究有不同的视角和关注点。城市化一直被认为是与现代化息息相关的,并且成为许多现代化研究的切入点。本文试图通过对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认识过程,寻找两者的有机结合,阐明可以通过城市化衡量现代化;并且以城市化要素为线索,以现代化侧面为考察对象,以我国截止到2003年底的城市化和现代化状况为实例,建立和运用从城市化视角衡量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2006年09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论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栗晓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不可少,从民主法制的理论基础出发,总结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现状与成就,分析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步提出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对策。

    2006年09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大学生契约式管理模式的建构

    余广俊;

    建立一种合理的契约式管理模式,界定高校和大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高校与大学生之间存在两种契约关系,针对契约性质的不同,应当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建构相应的管理模式。

    2006年09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法治视野下的涉法信访工作

    叶建平;陈锋;

    信访的制度性缺陷,使得涉法信访大量发生,公共信用和权威受到严重损害,从而动摇了国家法治的基础。在此情况下,以法治为内容的信访制度改革,是解决涉法信访问题的根本出路。而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进一步更新信访理念、规范信访事项、统一信访机构、完善信访机制,则是当前涉法信访工作的重点。

    2006年09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公务员能力建设与职业化发展——《公务员法》拓展了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新空间

    张子良;

    我国的公务员职业化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在这一进程中急需通过能力建设克服公务员队伍中的“本领恐慌”。公务员能力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多层次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组织提供培训和公务员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建立和完善一整套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和考核机制,更要从价值观上培育公务员的职业素养。

    2006年09期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培育公务员精神要着力营造“三大环境”

    周玉蓉;

    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是在公务员队伍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措施和具体体现,是解决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重要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把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贯穿到实施公务员法的全过程,贯穿到健全和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全过程,贯穿到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因此,我们要着力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完善的制度环境,来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2006年09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我国公务员制度伦理及其建设

    李锐;

    公务员制度伦理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的建设直接影响到公务员制度能否顺畅地运行以及公务员与整个社会的关系能否融洽。本文旨在说明公务员制度伦理的涵义及其建设的重大意义,并构建了我国公务员制度应具有的伦理体系。

    2006年09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反垄断普遍主义法理论、法原则探究

    张文政;

    反垄断法作为市场经济社会的“经济宪法,”维护近现代商品生产社会的市场经济秩序、“有效竞争”市场结构。在历经百年的反垄断立法和实践中,确立了“本身违法”原则、合理原则、域外适用的“效果原则”。我国反垄断法的制定,应科学借鉴反垄断普遍主义法理论、法原则,规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竞争关系。

    2006年09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论终身教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高静;

    高素质人才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单纯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难以承载培养人才的重任。终身教育思想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正在广为人们接受。

    2006年09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WTO反补贴法律制度的演进思考

    郭双焦;

    反补贴法在其诞生后,经历了从国内法向国际规则的发展过程,WTO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是目前对补贴和反补贴行为最有影响的国际规范。尽管该国际规则经历了一个由粗陋到精细、由宽松到严格、不断科学化的发展历程,但还仍存在许多重大缺陷,需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促进公平自由的国际贸易秩序。

    2006年09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关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思考

    陈源;

    本文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出台的有关政策,指出了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政策和建议。

    2006年09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质疑实用新型与发明专利的“衔接式”保护

    刘平;

    现行的《专利审查指南》赋予同一申请人就相同的发明创造享有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的“衔接式”保护。这种“衔接式”保护不仅违反了禁止重复授权原则,而且造成了专利申请量的虚高和专利审查程序的复杂化,加重了专利局的审查工作负担,延长了同一发明创造的保护期。因此,必须废除《专利审查指南》所创设的“衔接式”保护机制。

    2006年09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盗版有理”观念的制度探寻

    罗晓霞;

    利益于相关主体之敏感性决定着以利益平衡为使命的知识产权在制度上存在着授权与限权之两难。平衡是一种信念,一种理想,一种追求,绝对的利益平衡是不可能实现的,正是这条由现实通往理想,由实然走向应然的探求之路使得知识产权制度备受争议,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与有形财产制度一致的认同。

    2006年09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关于我国宪政意识缺位及建构问题的思考

    刘雪屏;

    由于商品经济的薄弱与自然经济的发达、我国传统文化对宪政核心价值的偏离以及宪法的实际运行情况等经济、文化和现实的原因,导致了我国宪政意识的缺位。为了培育公民的宪政意识,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证司法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保障宪法实施,建立健全我国的违宪审查机制,从而构建宪政意识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司法基础和制度基础。

    2006年09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法律保留原则探析

    温明月;

    法律保留滥觞于英国的《自由大宪章,》是法治国家的基本法律原则与制度。法律保留包括立法法律保留与行政法律保留。前者作用于立法领域,旨在划定议会立法权力与政府立法权力的界限;后者作用于行政领域,旨在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前者的理论基础是议会民主原则与分权原则,后者的理论依据是法治主义。

    2006年09期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关于人民监督员选任机制的思考

    姜双林;

    现行的人民监督员选任机制存在选任范围过窄、选任资格条件规定不明、选任程序缺乏规范和透明度等问题,不利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健康发展。因此,需从拓宽人民监督员的选任范围、明确人民监督员业务素质的标准、改革人民监督员的选任程序等方面予以完善。

    2006年09期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论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目的

    曾竹;

    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目的理论是构建该法律制度的基础和实施该法律制度的指导。行政诉讼法律制度应包含三个目的:人权保障、司法权监督制约行政权、正当程序保障。三个目的都应统一在正当法律程序制度当中,通过这一制度平台加以实现。

    2006年09期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论我国行政指导制度的完善

    李湘刚;

    行政指导在政府宏观调控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国行政法制建设和现代行政管理方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的行政指导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迫切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剖析,重新对我国行政指导制度的完善进行架构:第一,培育现代行政意识,提高行政指导观念;第二,确立行政指导的基本原则;第三,健全行政指导的基本制度;第四,建立行政指导的救济制度;第五,构建行政指导的程序约束机制。

    2006年09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浅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影响

    李颖;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颁布实现了从“条例”到“法”的重大转变。《治安管理处罚法》补充完善了治安管理处罚制度,对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进行了规范和监督,无论是在实体上还是在程序上,都较《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做了很大的修改,处罚种类的增加、处罚幅度的提高、处罚程序的完善与规范,对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6年09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公民宪法义务的语义辨析

    李勇;

    由于对中国传统义务本位的深恶痛绝,研究义务特别是宪法义务被看作是“屈服国家”或“过时的思想”。宪法学界普遍认识到人性与失察权力结合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但对人性与失范权利结合可能产生的后果关注较少,造成了宪法义务研究阙如的事实。清晰界定公民宪法义务的内涵和外延,是形成义务与权利的良性互动,构建宪法的平衡精神,教育公民“讲权利的同时,讲义务,讲责任”的基础。

    2006年09期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行政登记行为辨析

    张弘;唐爱军;

    登记依据其应用领域不同,可分为私行政登记和公行政登记(或称行政登记)。私行政登记是指应用于私行政领域的登记行为,公行政登记是指应用于公行政领域的登记行为。行政登记不是一种独立的行政行为模式,它只是一种灵活简便的行政管理方式或手段,具备多重性质。本文通过辨析,对行政登记行为的性质进行定位,确定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监督等不同性质状态下的行政登记。

    2006年09期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之评析

    侯宇;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初衷是要遏制日益膨胀的行政处罚权,消除执法扰民现象,而实际执行的情况却是大相径庭。可以说该制度从设立之初,就已暴露出弊端。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该制度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质疑,并提出了如何有效制约行政执法的建设性意见。

    2006年09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人权: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价值基础——兼议我国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立法的完善

    丁海湖;房文翠;

    人权是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价值基础。人权的核心价值在于维护人之为人的基本尊严。人权的普遍性和平等性是这一核心价值的必然体现。弱势群体保护是由人权的普遍性和平等性推导出的必然结果。保护弱势群体,首要的任务是将弱势群体的人权实证化为法律权利。因此,完善我国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制度,建立起完善的弱势群体权益保障机制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

    2006年09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论无效劳动合同之确认

    张在范;

    无效劳动合同具有自己独特的制度功能与价值取向。法律应当将社会公共利益、第三人利益以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判定劳动合同是否有效的一般标准,并据此甄别与清理现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重新确定无效劳动合同的具体种类。

    2006年09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试论法律移植及其本土化

    汪俊英;冯军义;

    当前,在法律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如何科学移植西方先进的法律制度,并将移植法律与本土资源充分结合,在本土资源认可和整合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移植法律的效用,是我们实现法律制度现代化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2006年09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采矿权制度的产权分析

    康纪田;

    采矿权并非开采权,而学术界和法律却视为一体。取得采矿权时以行政许可证代替矿产归属的产权证,需要单独而严格审查的矿山设立与采矿权一同批复。那么,转让采矿权的同时连行政许可公权力以及矿山企业的负外部性一同转让了,就必须严格限制。严格限制下的地下采矿权转让,是资源浪费、监督失控、官矿结合的根源,但又不能立即放开。合作博弈的实现是界定产权,界定以矿产为对象的采矿权产权、矿山企业产权、交易产权。

    2006年09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中外反商业贿赂法律制度之比较

    李景平;方敏;舒英;

    商业贿赂是市场经济中一种常见且危害较大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各国的竞争法都明令禁止,并给予严厉制裁。本文选取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作为参考系,根据可比性原则,从反商业贿赂法规制度体系规范出发,与我国反商业贿赂法规制度作横向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其优劣利弊,从中借鉴和吸收国外反商业贿赂法规制度的优点和经验,以弥补我国之不足,以促进我国反商业贿赂法规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

    2006年09期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论新《公司法》确立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陈静波;

    新《公司法》引进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在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监事及其他人损害公司利益情况下,为中小股东提供了一个充分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手段,使其通过司法途径获得救济;同时,也有利于弥补我国当前公司治理结构不足,为平衡制约董事会权利开辟了一条新渠道,从公司治理结构外部提供了一个及时的监督机制。

    2006年09期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论我国法官选任制度的重构

    刘国华;

    2002年7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法官职业化的目标,而法官职业化目标的实现,最关键的是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法官选任制度,把真正高素质的法律人才选拔到人民法院。因此,提高法官任职的社会阅历条件、明确法官选任程序、建立严格科学的考核制度,建立起符合法官职业化特点的完备的法官选任制度十分必要。

    2006年09期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银行业关联交易法律监管问题研究

    张洪飞;

    近年来对银行业跨行业经营问题有很多讨论,但对银行业关联交易应如何从法律上加以监管还鲜见详细论述。而不正当的关联交易将会给中小股东、债权人甚至给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何完善法律加强对其监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

    2006年09期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论资本市场中的企业社会责任

    张雅光;

    长时间来,资本市场的虚假与欺诈已经让人感到触目惊心,法律的不断健全与政府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并没有使事情变得好转,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法律规范与政府监管的效力,终于认识到“监管和法律并非万能的,都有其作用的边界。”[1]那么,如何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规范资本市场,笔者认为在资本市场中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尤其重要,建立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基础的自律性监管是规范资本市场的关键。

    2006年09期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

    张丽明;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体现了国家对刑事被害人这一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反映了一国的法治水平。本文就建立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构建设想。

    2006年09期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全球化与中国立法的独立发展

    周怡萍;

    立法,作为实现国家主权的重要途径,既需要保持其独立性,又要与全球化、与国际立法接轨;既要在立法方面符合中国国情,又要符合全球化所要求的公理、原则;既要发挥全球化为中国立法提供的理论资源优势,又要防止西方法学思想的“殖民化”。

    2006年09期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人格在民法上的意义——对人格及其相关概念的梳理与反思

    张光磊;王张悦;

    本文从法学意义上的“人格”的涵义出发,通过对宪法上的人格、人格权意义上的人格、以及作为民事主体资格的人格的分析,得出人格在民法上的涵义仅指民事主体资格,也就是现代民法上的权利能力。进而又进一步分析了权利能力在二元主体结构下产生的问题,并且由此引出了对大陆法系概念法学的一些反思和总结。

    2006年09期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中国行政问责制度研究》评介

    徐元善;

    2006年09期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