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与法

访问量:169671

由于办公场所调整,《行政与法》办公电话暂时无法使用,作者可以通过站内信与编辑部沟通,给作者带来不便,请谅解。 感谢大家对《行政与法》的关注和支持! 

2024年3月27日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

公共行政

  • 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伦理规范的价值取向创新

    袁和静;张英魁;

    服务型政府既是一种政府体制,也是政府文化的体现。新型政府伦理是新型政府模式的灵魂与生命力所在,也是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动力源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之下,完成政府职能转型,必须立足于社会转型现实,切实解决公共服务型政府面临的问题,在构建新型公共服务伦理规范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价值取向,进而实现社会公共管理体制的和谐。

    2008年04期 No.116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论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重构的实现途径

    张青;

    乡镇政府虽然是当前国家行政体系中的最低一级政权组织,却承担着规划和组织乡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的建设、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责任,其履行职责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对整个国家和社会有重大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镇政府的职能虽然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转变,但在社会转型期,乡镇政府运行模式仍然存在着"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本文通过对乡镇政府进行职能解析,分析其在公共服务方面面临的问题,提出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乡镇政府职能重构的对策,希望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有所助益。

    2008年04期 No.116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略论我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

    李文良;刘衍玲;

    近几年我国推进的省直管县体制对我国行政体制、行政区划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政府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简化行政区划层级,为省直管县创造了条件;经济发展需要省直管县;经济体制转轨为省直管县提供了制度保障。

    2008年04期 No.116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障碍分析与对策思考

    祖国华;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政府职能转变的突破点。在其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审批事项过多、审批程序繁琐、重审批轻监管、责权脱节、审批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制约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在分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的障碍的同时,从加强法制建设、公开行政审批程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08年04期 No.116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分担

    廖建凯;

    在把握近几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现状的基础上,以风险社会理论为指导,分析环境风险、环境责任以及环境风险与环境责任之间的关系,可知,政府、企业与公众应是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承担主体。只有政府、企业与公众三方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突发环境事件。

    2008年04期 No.116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转型时期制约行政监督效能提升的主体因素

    罗高亮;

    本文分析了转型时期制约行政监督效能提升的五个主体因素,即效能理念、专业人才、策略运用、资源建设和有效管理,在此基础上对转型时期如何提升行政监督效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08年04期 No.116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本期关注

  • 浅析大部制

    豆文奇;

    大部制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中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之所以选择以推行大部制为突破口,有其深刻的动因并已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但也内存一些阻滞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探索实行大部制进程中,要选择正确的路径,科学推进。

    2008年04期 No.116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行政与法治

  • 试论“劝告式”执法与构建城市和谐交通——以湖州市为例

    殷国伟;

    如何构建城市和谐交通,是以罚治路还是依法治路?对交通违法行为是单纯的"严罚,"还是宽严相济?是动不动就"罚款,"还是有所区分,辅之于教育?在交通管理中如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努力?湖州交警正是基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勇于创新,在交通管理实践中推出了针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的"劝告式"执法,这是湖州交警为构建城市和谐交通的一种创新实践。"劝告式"执法的推出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构建和谐交通,必须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必须实施政务公开制度;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宗旨。

    2008年04期 No.116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论舆论监督法治化语境下的新闻自律

    李爱民;唐光怀;

    新闻自律是舆论监督法治化语境下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即正确的角色认知是新闻自律的自觉性前提;合理的道德价值取向是新闻自律的伦理基石;科学的新闻职业精神是新闻自律的内在动力。

    2008年04期 No.116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论社会转型时期行政执法方式的转变

    宋明;

    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利益的分化导致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传统的强权式行政执法方式已经不适应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和解与协商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采用有助于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并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但是,这种协商式执法方式的实施应当以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以及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责为界限。

    2008年04期 No.116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公共经济

  • 新农村建设中耕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葛君;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既是对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对土地承包经营方式的再创新。农村耕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耕地可采取土地入股、租赁、转包、互换、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土地使用权上交国家等方式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实现土地使用权集中。在实行农村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必须解决好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农村耕地才能顺利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2008年04期 No.116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就业探究

    高娜;

    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是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在调整改造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当前和未来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吉林省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和再就业任务依然繁重。过多剩余劳动力对吉林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非常不利。实践证明,民营经济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解决吉林省严峻就业形势的良方。

    2008年04期 No.116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探索与争鸣

  • 政党守法认识论探析

    吴传毅;

    政党政治是民主政治的产物。政党行使着相当一部分的国家政治权力,左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国家政治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政党政治于民主政治而言,不只是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正因为此,政党要守法。政党守法是法治国家的题中之义,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政党守法既要明确政党守法的范畴,又要明确政党守法的前提条件。

    2008年04期 No.116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劳动法之竞业限制问题探析

    问清泓;

    竞业限制分为法定竞业限制或禁止和约定竞业限制或禁止。我国劳动法尚无明确的竞业限制条款,而《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进行了专门规定,具有很高的立法价值,但是,还存在"法定"与"约定"之争,没有体现出违约金补偿的性质,偏漏了劳动关系存在时的竞业限制义务。所以劳动法对竞业限制的规定有待进一步完善。

    2008年04期 No.116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改革完善换届后县市区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耿洪彬;

    随着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工作全部结束,县市区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出现了县市区党委运行规则面临新的调整、权力分配及决策制衡机制亟待建立、干部的成长提拔路径如何明确、纪委功能的落实等新情况、新问题,而加强对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探索,提高班子运行效率,扩大党内民主,已成为当前地方党委工作的当务之急。

    2008年04期 No.116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冷战后新选举制度及其对日本政党政治的影响

    闫国生;

    从大选举区到中选举区,再到小选举区与比例代表并立制度的确立,战后日本选举制度变迁经历了一个多种选举类型混合的演变历程。旨在克服以往选举制度弊端的新选举制度,体现了日本冷战后独特的选举方式,但制度本身带来的矛盾却始终无法有效解决。得票率与议席率失衡、死票增加、重复候选现象严重,选民利益被忽视,党派力量发展不均等问题都亟待解决。对于日本来说,选举制度改革之路还很漫长。

    2008年04期 No.116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浅谈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对策

    谭梅;杨卫辉;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过程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研究了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对策,希望对推进我国当今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08年04期 No.116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从政治化生存到政治性生存:古代自然法的现代理论价值

    吴琳;

    古代自然法是以自然与习俗的对立为理论进路,对人类本源生存方式和社会秩序存在基础的寻求。本文试图从自然在古代自然法理论中的地位出发,阐释古代自然法理论的内涵,进而揭示古代自然法的现代理论价值,即理解政治世界与伦理生活的内在同一性是人类进入政治性生存的重要理论路径。

    2008年04期 No.116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宪法 行政法研究

  • 一体化进程中地方利益的冲突和法制协调

    王伟奇;

    在单一制国家结构下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中,仍然必须尊重和保护地方的正当利益。当面对冲突的地方利益和地方政府间的制度壁垒时,应主要依靠法制协调来解决纠纷。这种协调既包括中央政府通过制定有关区域发展的法律,或设立某种区域协调机构所做的努力,又包括地方政府间从地方性立法、地方行政和地方政治等方面进行的自主协调。

    2008年04期 No.116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行政立法中责任条款的重构

    胡峻;

    行政立法是我国立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行政立法中的责任条款却存在着责任主体的单一性、责任内容的片面性、责任体系的操作性不强等先天不足的问题。因此必须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对其进行重构,文中提出了重构的立法建议:改革现行的行政立法制度,发挥人民群众和其他组织在行政立法中的作用,实现法律上的程序公正;明确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凸显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完善行政立法中的责任体系、增强其责任条款的可操作性;围绕职权与责任的统一,重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2008年04期 No.116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行政法的利益代表模式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

    王学栋;贾红胜;

    行政法的利益代表模式是由美国著名行政法学家斯图尔特针对行政法的传统模式而在《美国行政法的重构》一书中提出来的,该模式强调公民参与在行政自由裁量权控制中的作用。但是,利益代表模式作为一种控制行政自由裁量问题的普遍方案存在诸多缺陷。

    2008年04期 No.116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试论我国行政调解制度的完善

    潘乾;

    随着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ADR)在西方行政法上的广泛适用,行政调解作为"东方经验"的本土资源也日益受到世界学术界的关注。然而,目前由于我国对行政调解制度的忽视和行政调解自身缺陷等原因,导致了法治观念的极端化及其与和谐理念相背离,难以发挥行政调解在和谐社会中应有的作用。通过比较法的考察,我们从西方ADR的相关制度中得以启发,以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调解制度。

    2008年04期 No.116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法学前沿

  • 中国志愿者出境从事志愿服务相关法律问题探析

    李敏;

    自1981年中国政府代表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UNV)代表在北京签约决定互派联合国志愿人员以来,中国与境外的志愿服务交流不断加强。2008年奥运会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深入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越来越多的中国志愿者将走出国门从事志愿服务活动,但中国志愿者出境从事志愿服务所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并未引起学者尤其是法学者的足够重视。本文在考察我国地方和国外立法实践的基础上,分别从中国志愿者出境问题和相关法律冲突解决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立法建议,以推动境外志愿服务活动沿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2008年04期 No.116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论日照权与新《物权法》的价值导向

    李卓;王勇;

    日照权作为新兴的权利,因为关系到公民生活的基本方面而备受关注,并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新的《物权法》明确了相关的权利,以便提供有效的权利保护并维护社会生活秩序,它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反映了公平、效率平衡的法律价值导向。

    2008年04期 No.116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肖志军事件的刑法学展开

    张波;

    在面对孕妇和胎儿不动手术就会死亡的紧急情况下,医生放任孕妇死亡的行为符合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病人家属不签字,医院就不采取手术措施的规定,无法阻却医生行为的违法性,因为抢救生命的义务属于刑法中的作为义务,遵守规章规定属于职业义务,二者不构成义务冲突。在当前的医疗制度与医疗环境下,基于期待可能性可以免除医生的有责性。

    2008年04期 No.116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法学论坛

  • 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构建设想

    黄烨;

    目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十分严重,触目惊心。这无论是在今天还是未来,其危害之巨大可想而知。未成年人既是社会的希望,又是社会良性发展的根基。而我国现有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应当重新构建我国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以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2008年04期 No.116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腐败暴力”犯罪及其防治

    郭立建;

    腐败暴力犯罪是私欲恶性膨胀的领导干部,谋官害命的极端腐败犯罪行为。本文剖析了此类犯罪的主客观特点和犯罪根源,提出了要加强思想教育、权力制约、重点惩治、民主政治等方面建设,使其不想犯罪、不能犯罪、不敢犯罪的对策。

    2008年04期 No.116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论我国判例制度的构建

    吴镝飞;刘国利;

    在我国,判例的法律地位存在着遵循先例原则和成文法优先适用原则,但这两个原则都不是绝对的。判例具有创立新规则和增强法律的灵活性等作用。我国判例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判例解释制度、判例公布制度、判例参照制度、判例统一制度。

    2008年04期 No.116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论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

    王鹏祥;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作为环境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维护公众自身生存环境,弥补国家在环境保护中的不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公众参与制度存在公众参与的范围较窄,公众参与的方式和内容在立法中原则而抽象,缺乏环境公共利益受损的救济方式,非政府组织(NGO)的力量比较薄弱等缺陷。而保障公民环境知情权,拓宽公众参与的途径与范围,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促进非政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是完善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重要途径。

    2008年04期 No.116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劳动调解仲裁法——劳动调解仲裁法若干不足之评析

    刘云甫;朱最新;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许多方面做出了突破性制度设计,健全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有利于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然而,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来衡量,《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劳动调解、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劳动仲裁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与疏漏,需要进一步完善。

    2008年04期 No.116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论环境侵权责任不以“行为违法性”为要件

    陈程;李爱年;

    环境侵权责任是私法调整手段在环境保护领域的运用。构成要件是确定环境侵权责任的依据,通观目前我国学界对环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争论,其聚焦点主要是污染环境的行为是否必须具有违法性。从我国相关法学理论、现有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中可以看出:"行为违法性"不应成为环境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2008年04期 No.116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法律实践的知识维度——来自一个民事案件的初步思考

    苗文龙;刘莉;

    本文从一个涉及优先购买权的实际案例出发,讨论了在审判实践中当法律没有做出规定,关于房屋优先购买权的知识、常识与情理发生冲突、相互纠葛时,律师、当事人以及旁观者的态度和法官所做的选择。通过案例试图说明,由于法律系统中缺少可以把知识运送到法律系统中的制度性社会维度,使得法律系统缺乏正常运行的自组织能力,难以实现社会与法律之间的交流,也就无法使法律的合法性来源从国家转向社会,进而使法律获得认同。

    2008年04期 No.116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跨国公司人权责任的规制及其反思

    汪玮敏;

    在追究跨国公司的国际人权责任方面,目前主要有三种规制方式:国家对跨国公司的管制;来自非政府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监督以及跨国公司的自律。但这些途径尚不足以成为跨国公司承担人权责任的有效保障,因而必须采取措施强化跨国公司国际人权责任的规制。

    2008年04期 No.116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犯罪构成模式评价标准建构简论

    王太宁;

    犯罪构成模式评价标准,对于研究犯罪构成具有前提性意义。评价标准的确立取决于对犯罪构成的属性、犯罪构成的机能、犯罪构成的价值三个基本前提的认识。犯罪构成不是法律,而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工具理论。犯罪构成的机能包括工具机能和理论机能。前者又分为解释机能,联系机能,评价机能,指导机能,后者又分为整合机能,体系机能。犯罪构成的价值包括目的价值和形式价值。犯罪构成模式的评价标准是:是否适当解释,是否支持评价,是否和谐,是否经济。而且,这四个方面之间存在主次顺序,不可等量齐观。

    2008年04期 No.116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我国消灭时效期间之问题与完善

    郭佳宁;

    消灭时效是民法中古老而复杂的制度。我国现行时效法由于理论积累和立法经验所限,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修改和完善。同时,面对现代消灭时效立法缩短普通期间、统一期间、提高期间开始的主观获知标准等发展趋势,我国未来的时效立法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对我国未来的消灭时效立法有所助益。

    2008年04期 No.116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司法理性之语义分析

    刘岩;杜晨妍;

    司法理性的主要语义是指法官的理性,另一种语义是指司法制度的合理性。对司法理性的特征进行研究有助于对概念的进一步界定:目的性是司法理性的首要特征,确定性是司法理性的价值取向,实践性是司法理性的本质,保守性是司法理性的内在特征,论证性是司法理性的外在特征。

    2008年04期 No.116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私法自治原则的缺失——以前苏联时期民事立法为考察背景

    于天娇;

    前苏联时期,私法自治原则基于特定的理论基础,于民事立法中出现了制度性缺失,进而影响了当时民事立法基本制度的面貌。这一特定时期发生的这一法律现象,对于丰富私法自治原则的理解提供了一个极具理论意义的解读标本,并对我国的民法现代化具有启示作用。

    2008年04期 No.116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下载本期数据